6月5日,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港——秦皇島煤炭港的庫存量已經達到了836萬噸。而上一次港口超過800萬噸還是在2008年底。
與此同時,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價格報收768元/噸,降至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。
這種種跡象顯示,經濟下滑導致的煤炭需求減少,煤炭行業目前面臨著庫存量大幅上升、煤炭進口高位運行和供大于求的嚴峻困局。
“在過去的十年間,煤炭行業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步入了一個極度繁榮的階段,然而目前中國的煤炭產能過剩問題愈發明顯,整個行業將進入一個轉折向下的階段。”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不無擔憂地表示,“短期來看煤炭價格依然沒有好轉的跡象。”
煤企主動出擊找客戶
春江水暖鴨先知。電煤價格再一次提前于電力數據,向市場展現國內經濟正加速下滑。
6月6日,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跌至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。海運煤炭網指數中心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,本期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價格報收為768元/噸,較去年同期水平下跌幅度已達9%。
煤炭價格的持續下跌,讓不少煤炭貿易企業壓力陡增。
“要求客戶100%預付款的事情,早在今年一季度就不存在了。”甘肅窯街煤電公司銷售部門負責人表示,從前四個月的財務數據上看,雖然公司僅用四個月時間就銷售完成了2011年總產量(約590萬噸)的40%,但同期利潤水平已經回落了20%。
“相比煤炭生產企業,目前煤炭貿易商的日子更不好過,中間利潤被大幅擠壓。”秦皇島煤炭網資訊中心主管、煤炭行業分析師安志遠介紹說。他從貿易商那里了解到,由于煤炭價格下跌,現在很多煤炭貿易商生意非常清淡,甚至不少人已經開始選擇暫時歇業觀望。
利潤下降絕不是個案。在陜西、山西、內蒙古三大主要產煤地,大多數煤炭企業尤其是焦煤企業,開始降低姿態主動走出去找客戶。
記者了解到,為了應對煤炭滯銷危機,目前山西焦煤煤炭銷售總公司對工作提出“讓利不讓市場、量價互保”的基本原則,并派出公司分管市場的六位副總,分赴山東、東北、華北等地的煤炭重點用戶,接洽煤炭銷售,以應對經濟下滑對煤炭市場帶來的沖擊。
同樣,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和陜西榆林等煤炭資源最富集的地區,以前“捂礦”惜售的煤老板也開始加碼拋售。
在鄂爾多斯開礦的河南煤老板李先生告訴《中國經營報》記者說,由于煤炭價格下跌,自己礦上生產賣給煤炭貿易商的價格為500元/噸,生產一噸煤的利潤已經不足100元,而在去年同期每噸煤炭的利潤為200~300元。煤炭價格最近一直在跌,早賣掉一天,就可能多賺一筆。”
和他有著同樣想法的小型礦主不在少數。“近期,大家前所未有地感覺到煤炭價格或將牛市不再。”
作為國內最大煤炭民營企業,內蒙古伊泰集團是唯一一家純B股上市公司,該公司最近正考慮把H股IPO規模削減三分之一。
接近該集團決策層的知情人士稱,調整H股出售股權比例,一方面可能源于煤炭行情不妙,伊泰集團擔憂好資產賣不到好價格,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煤炭行情下跌,讓集團決策層有意愿主動下調擬出售資產價格,進而為成功實現資本市場“B+H”計劃鋪路。
中銀國際研究報告指出,目前六大電廠庫存天數繼續增加至30天的歷史高位,同時山東、陜西、山西等產地的煤炭產量仍保持增長,中國進口煤也在不斷增長,這樣的背景之下,預計未來煤企主動出擊找客戶將成常態。
進口煤沖擊市場
中銀國際研究報告所指“進口煤”,正在成為促使國內煤價快速回落的外因之一。